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最新

浏览: 0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是指对于交通事故导致的人身损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标准,进行科学、公正的伤残程度鉴定。伤残程度鉴定是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被害人理赔申请的重要依据。

最新的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于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行。新标准相比旧标准有哪些变化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解析。

新标准取消了“恢复期”这一概念。旧标准将恢复期划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的恢复期和主要功能障碍程度进行伤残程度鉴定。新标准中,恢复期的概念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评估损伤后的“稳定期”,即损伤恢复的稳定状态。这个变化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被害人的真实情况。

新标准重视了被害人的心理损害。旧标准主要评估身体损害,而新标准将身体损害和心理损害分别考虑,对于被害人在事故中遭受的心理伤害进行了更加细致全面的评估。

再次,新标准增加了对于职业伤害的评估。旧标准中,职业伤害鉴定主要针对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对于交通事故导致的职业伤害缺乏明确的规定。新标准中,对于在交通事故中因工作原因遭受损害的被害人给予了相应的评估标准。

新标准增加了对于青少年伤残的评估标准。旧标准对于青少年伤残的评估并不充分,新标准中增加了对于青少年伤残的认定标准。

总的来说,新标准相比旧标准更加全面细致,更加符合科学公正的原则,能够更好地满足被害人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果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及时采取措施,并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进行理赔申请,以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