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工伤双重赔偿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工伤双重赔偿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它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其中,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也越来越多,对于这种“双重”损失,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作出规定,即“交通事故工伤双重赔偿”。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个法律依据。
1.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事道路运输、公路施工、道路养护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并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从业人员因工负伤、患病,企业事业单位负责报告工伤,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工伤赔偿。”
根据该条规定,从事道路运输、公路施工和道路养护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工伤保险,如果在工作中发生了交通事故,由企业事业单位负责报告工伤,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工伤赔偿。
另外,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造成劳动者工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工伤赔偿并受到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双重赔偿
在上述法律依据的基础上,如果从事道路运输、公路施工和道路养护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生了交通事故,由企业事业单位负责报告工伤,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工伤赔偿。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的生命权、健康权负责,对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给予医疗救治,给予与工伤或者职业病有关的经济补偿,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在交通事故工伤中,从业人员既可获得工伤赔偿,也能获得劳动者应得的经济补偿。这被称为“双重赔偿”。
3.如何申请赔偿
如果从事道路运输、公路施工和道路养护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应首先向企业事业单位报告,并在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案。受伤人员应前往医院进行治疗,有关费用应由职业基金、企业事业单位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同时,受伤人员应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向企业事业单位和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造成劳动者工伤,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工伤赔偿,并受到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工伤双重赔偿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依据,对于从事道路运输、公路施工和道路养护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企业和用人单位要始终遵守这个法律依据,尽力保护从业人员的权益。